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曹睿的儿子,以及曹睿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内容导航:- 魏明帝曹叡生了3个儿子,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
- 曹睿为什么传位曹芳 其亲生儿子全部夭折
- 魏明帝曹睿几个儿子?
- 曹睿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,而不是其他的亲生儿子?
- 曹叡的 儿子们 谁比较厉害?
- 曹睿为什么选择养子曹芳呢?
Q1:魏明帝曹叡生了3个儿子,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
景初三年(公元239年),年仅三十六岁的魏明帝曹叡病逝了,临终前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,传位给养子曹芳。曾经意气风发的曹叡就这样逝世了,不禁令人嘘嘘,那么他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呢?
曹叡的一生也是十分的坎坷,有时候还十分的凶险!生母为文昭甄皇后(即甄氏,又称甄宓)她曾经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,两人婚后分离两地。
建安九年(公元204年),曹操攻破袁绍的邺城,俘虏甄宓等若干人,之后甄宓被曹丕纳为己有,之后生下了曹叡和东乡公主。
曹叡小小年纪就长得十分俊俏,而且十分的聪明,非常得曹操的喜爱。曹操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出席各种重要场所,让他能够多学点东西,还曾经对别人说“其可以继承第三代家业了”。尽管曹叡非常得曹操的喜爱,但他的命运还是免不了坎坷。在生母失宠被赐死后,曹叡也被降为平原候,可以说是没娘疼、爹不爱的孩子!
曹丕一直在犹豫立谁为太子,立曹叡又担心他因为母亲甄宓的事情埋怨自己,京兆王曹礼能力又不够。纠结再三后还是觉得曹叡比较合适,于是把曹叡过继给了郭皇后,基本明确了他嫡长子的地位。黄初七年(226年),魏文帝曹丕临终前传位给曹叡,并让曹真、司马懿等辅佐他,曹叡的皇位得来也时十分的不容易。
黄初七年(226年)五月十七日,曹叡正式登基继位为帝,是为魏明帝。曹叡在位前期也是十分的有作为的,诸葛亮五次北伐都发生在他在位期间,还有其他的一些战事成果都十分显著,可以说他攘外安内,建树颇多。不过,曹叡在位后期开始大兴土木,大肆扩充后宫导致民不聊生,爱好玩乐也逐渐拖垮了他的身体。
曹叡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了,可是环顾左右自己只有2个养子可以选择了,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已经早逝了。公元226年,清河王曹冏早夭;公元229年,繁阳王曹穆早夭;公元232年,安平哀王曹殷早夭。
思虑再三,曹叡最终选了身体较为强壮的养子曹芳作为继承人, 并安排曹爽和司马懿辅佐他。皇位都没有办法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,曹叡估计也十分的无奈!
Q2:曹睿为什么传位曹芳 其亲生儿子全部夭折
公元239年,魏明帝曹叡驾崩,时年36岁,接掌皇位的却是一个没有曹氏血统的养子曹芳,中国古代那么多朝代,传位给养子即位的好像还真没有,为什么曹叡要传位给养子呢,他没有亲生儿子吗?
其实曹叡是有3个亲儿子,曹冏,曹穆,曹殷,但是遗憾的是,他的三个亲儿子分别在226年,229年,232年夭折了。
也就是说到239年魏明帝驾崩的时候,他已经没有亲儿子在身边了。最重要的是,到公元239年为止,曹叡的亲兄弟们,曹丕的其他儿子,全都已经死了。
此时的曹叡,既没有亲儿子来即位,也没有亲兄弟来即位,无奈之下,只能选择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曹芳来继承皇位了。
Q3:魏明帝曹睿几个儿子?
曹睿有亲子3位、养子2位: 曹冏,226年立为清河王,同年去世。曹穆,228年立为繁阳王,229年去世。曹殷,231年出生,232年去世。曹询,曹睿养子,231年出生,235年立为秦王,244年去世。曹芳,字兰卿,任城王曹楷之子。曹睿义子,232年生,235年立为齐王,后任皇帝。
Q4:曹睿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,而不是其他的亲生儿子?
曹睿是曹丕长子,三国魏国的第二位皇帝,一共有三个儿子,虽有奢淫过度缺点,却更有善为军计、明察断狱、容纳直谏的优点,算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。
曹芳是曹彰之孙,曹睿的两个养子之一,而曹彰是曹操次子、曹丕同母弟弟,因此曹芳是曹睿的亲侄子。我们都知道,曹芳是非常昏庸无能的一位君主,在他执政期间,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,轻松夺取了大权,曹氏宗室血流成河,魏国进入司马氏时代,可以说曹芳是曹魏的罪人。既然如此,为何曹睿会将皇位传给这位昏庸的侄子?
曹睿母亲是一位历史名人,名字叫甄宓 (fú ),美貌绝伦,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,袁绍失败之后被曹丕所纳,甚得宠爱,生下儿子曹叡。曹丕称帝之后,甄宓渐渐失宠,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,于是曹丕大怒之下赐死甄宓,但曹睿地位并未动摇。
226年,曹丕临终之前,立23岁的曹叡为太子,遗诏曹真、司马懿、陈群、曹休共同辅政。当年八月,孙权率军五万包围江夏文聘,形势非常凶危,朝廷商议发兵救援,但魏明帝曹睿却语出惊人,“权习水战,所以敢下船陆攻者,几掩不备也。今已与聘相持,夫攻守势倍,终不敢久也”,认为孙权只是趁文聘不备罢了,如今已经与文聘相持,孙权必然不能持久。果不其然,孙权进攻了二十余天都没有成果,撤军之后又遭到文聘突袭追杀,孙权大败而归,文聘因此增加食邑五百户。在军事上,曹睿还平定鲜卑,攻灭公孙渊,成功防御了诸葛亮、孙权多次北伐。从这一历史中可见曹睿的确非同一般,军事才华古今罕见。
除此之外,曹睿设置律博士制度,重视狱讼审理,与尚书陈群等人制《魏律》十八篇,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。可以说,魏明帝曹睿在军事、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。既然曹睿非常英明,为何还会传位昏庸的曹芳?
揭开答案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看曹芳昏庸事迹。
客观地说,曹芳面临的问题,曹睿要负一部分责任。曹睿临终之前,指定曹爽与司马懿辅政,其中曹爽是大将军,掌握曹魏军事大权。曹爽虽是曹真之子,但却没有继承曹真才华,几乎是要才华没才华,要谋略没谋略,跋扈专权装叉是一把好手。
曹爽原本谦虚谨慎,让曹睿误以为是国士,但成为辅政之后却任人唯亲,专权乱政,侵吞国家财产,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,而且起居自比皇帝,并在247年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,于是曹爽自此专权,司马懿隐忍不发。
作为皇帝的曹芳,喜好宠幸亲近的一群小人,常在后园游乐饮宴,典型的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。尚书何晏、谏议大夫孔乂等上书劝说曹芳,但曹芳一概不听,犹如一位富三代整天游手好闲。曹芳整天吹拉弹唱游乐饮宴,几乎不再过问政事,最终结局可想而知。
249年,曹芳曹爽去给曹睿扫墓时,司马懿趁机上奏郭太后,请求废除曹爽,本就对曹爽恨之入骨的郭太后立马同意,于是司马懿借助郭太后名义发动了高平陵之变。司马懿虽然掌握京城,但曹爽毕竟是大将军,掌管天下兵马,但曹爽却是一个怂人,竟然相信了司马懿,最终自投罗网,被夷灭三族。在这一过程中,曹芳犹如一位看客,坐观司马懿与曹爽争斗,几乎没有采取一丝夺权措施。高平陵之变后,司马氏掌握了曹魏大权,曹芳之前是曹爽傀儡,现在变成了是司马氏傀儡。
与曹爽相比,曹芳更怂,竟自甘堕落为傀儡皇帝,古今罕见。既然曹芳如此无能,既然曹睿有三个亲子,曹睿为何还要传位曹芳?
在治理国家上,曹睿非常合格,但在私生活上,曹睿却是奢淫过度。据《魏略》记载,魏明帝后宫甚众,嫔妃总量高达数万人。《三国志》记载曹芳为帝时期,魏明帝所留下的嫔妃中,仅才人还有至少六十四位。
不过,曹睿儿子非常少,只有三个:曹冏、曹穆、曹殷。但这三个儿子全部早夭,最小的儿子曹殷死于232年,因此曹睿29岁时面临一个皇位继承人的问题。后来,曹睿之所以奢淫过度,也与想要生下儿子有关。
太子代表国本,没有国本群臣没了效忠对象,预示未来国家不稳,于是曹睿就抱养了二个儿子:一为曹询,一为曹芳。关于这两人的身份,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,其中曹芳身份比较倾向于曹彰之孙,裴松之注释《三国志》时引用了《魏氏春秋》记载:“或云任城王楷子”,曹楷是曹彰唯一儿子,封地在山东任城。
239年,魏明帝曹叡病重,担心由此导致国家根基不稳,于是立曹芳为皇太子。当天,魏明帝病逝,享年36岁,随即曹芳即位,年仅八岁,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。
问题在于:曹睿一共有曹询、曹芳两个养子,其中曹询还比曹芳大了一岁,为何曹睿却传位曹芳?笔者认为,历史上曹询死时年仅13岁,说明身体可能不是太好,而曹睿仅仅享年36岁,或许临终深感继承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,于是选择了比较健康的曹芳。
曹睿自身虽然英明不凡,但在识人用人上却是臭棋篓子,选择了一条毒狼、二个蠢人,将大好江山活活葬送。如果选择曹芳是迫不得已,那么选择曹爽与司马懿辅政就是曹睿眼光问题了。
著名历史学家马植杰评价曹睿,“优缺点各占一半,其优点是善为军计、明察断狱、比较能客人直谏。曹叡在容受直言、不杀谏臣方面,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,这算是他的特色。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,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,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。”
Q5:曹叡的 儿子们 谁比较厉害?
不可否认,历史上曹操的子孙们都是杰出人才,且大多都非常有本事,在各自领域当数翘楚!但是,除了曹操有25位儿子以外,他的子孙们在开枝散叶、绵延子嗣方面却非常寡淡。不仅儿子曹丕早夭、孙子也是英年早逝,而且最恐怖的是到了孙子这辈的时候,曹操这支血脉就断了,因为曹睿只有三个亲生儿子,且接连早夭,是子缘浅薄,还是另有原因?
曹睿非常聪明,与其自小成长的家庭教育背景有很大关系。母亲是闻名天下的美女加才女,父亲曹丕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人物。而且曹操对他甚是喜爱,经常将他带在身边,耳濡目染,小小年纪便见过许多世面,对其登基后发展壮大曹魏政权有着很大的奠基意义。
曹睿继位之初,励精图治,政绩方面,面对吴国、蜀国的攻伐,少数民族的稳定,以及朝野手下诸如司马懿等有才有野心之辈的驾驭都是游刃有余。发展生产、安邦定国,使得曹魏强盛至鼎盛时期。
然而人无完人,曹睿也许比较年轻,经过最初的励精图治,看到卓有成效后,不免有些飘飘然了。在曹睿执政生涯的后期,开始大建宫殿、广选美女,其宫殿规模比之前的扩大了一倍,各种豪华装饰,美轮美奂,耗费了大量财富,给广大老百姓增加了巨大负担。
曹睿23岁登基,当了十几年皇帝,却只有3个亲生儿子。前两个儿子出生日期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,只有去世的日期。长子曹冏,226年立为清河王,颇受器重,却在同年去世;儿子曹穆,228年立为繁阳王,229年去世。一时间,曹睿备受打击,且不断的充盈后宫,也可能与其迫切的想要开枝散叶有关。
确实曹氏子嗣单薄,在231年,曹睿的第三个儿子曹殷出生,据说曹睿非常开心,还大赦天下,可见对这个孩子的看重程度。可是和前两个儿子一样,这个曹殷第二年就去世了。然后曹睿不得不收养了两个孩子,一个是曹询、一个是曹芳,也就是后来那个8岁登基的小皇帝。另外曹睿还有两个女儿,但是与儿子们命运一样,一个还未满月就早夭而亡,另一个虽然长大成家了,但是女儿和儿子们总是不一样的。
曹操66岁去世,一共生了25个儿子,3个养子,可考证的女儿有6个;而且孩子们有才之人辈出,绝对的虎父无犬子。
曹丕39岁去世,一共生了9个儿子,但是好多儿子们都早夭而亡。貌似从曹丕这脉开始,曹氏一族就开始子缘浅薄,而曹丕也是英年早逝。
Q6:曹睿为什么选择养子曹芳呢?
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,魏国最终被司马懿的后人司马炎所取代。就魏国的皇帝来说,曹叡可以说是居于转折地位的,在曹叡之前,司马懿还没有掌握曹魏的大权,但是,在曹叡之后,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大权,并最终取代了魏国。根据《三国志》等史料的记载,景初三年(239年),曹叡病逝于洛阳,时年三十六岁,庙号烈祖,谥号明帝。在曹叡去世后,其养子曹芳即位称帝。不过,嘉平六年(254年),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,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。那么,问题来了,曹叡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呢?
一
首先,对于魏明帝曹叡,之所以传位给养子曹芳,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基本上都夭折了。在《三国志》等正史中,记载曹叡有三子。其中,长子曹冏,出生时间不详。公元226年,曹冏被曹叡立为清河王,同年去世。考虑到曹叡在公元226年为22岁左右,所以,曹冏去世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8岁;就曹叡的次子曹穆来说,公元228年被立为繁阳王,一年后就去世了,其年龄应该也在10岁以内;而就曹叡的三子曹殷,史料记载他的的生卒年为(231年 - 232年),也即不到2岁就夭折了。
二
在第三子死后,曹叡也绝了再生子嗣的念头,于是就领养了两个儿子,一个是曹洵,一个是曹芳。由于子嗣凋零,迫不得已,曹叡只能从宗室中寻找继承人。值得注意的是,魏明帝曹叡并没有从曹丕的后人中寻找继承人,而是选择舍近求远,抛开自己的侄子,寻找宗室的旁支来继承自己的皇位。对此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曹叡这么做的原因,应该就是希望避免养子的父辈影响到皇权的继承。如果是亲近的曹魏宗室,因为本身地位就较高,很可能影响到养子即位后的皇权。而宗室旁支的话,则几乎不存在这一风险。
三
在选择养子上,魏明帝曹叡先后寻觅到了远支的侄子曹芳和曹询,曹叡从小将他们养在宫中,而且选择隐瞒他们的出生来历。就这两位养子的来历,曹询的亲生父母在史料中均没有记载。至于之后继承皇位的曹芳,祖父疑为任城王曹彰,父亲疑为任城王曹楷。其中,就曹芳的祖父曹彰,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、魏文帝曹丕之弟、陈王曹植之兄。公元235年,曹叡封曹芳为齐王,封曹询为秦王。不过,在这两位养子之间,曹叡最终选择曹芳来继承皇位。
四
最后,对于曹叡选择曹芳,而不是曹询的原因,应该和他们的身体状况存在一定的关系。就魏国来说,曹丕作为开国皇帝,本来会有一番作为,没想到在40岁就英年早逝。至于曹叡自己,也是三十六岁就病逝了。由此,在临终之际,曹叡选择了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曹芳。与此相对应的,在曹叡去世后的第五年,当时年仅13岁的秦王曹询就去世了,这也验证了曹询身体状况较差的观点。至于曹芳这位皇帝,于泰始十年(274年)病逝,终年四十三岁。不过,就曹芳来说,在位期间没有阻止司马懿独掌大权,更是被司马师废为齐王,成为三国时期魏国第一位被废的皇帝。
关于曹睿的儿子和曹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关于曹睿的儿子的详细内容...
今日天气详情" target="_blank">温度1~17°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曹睿的儿子,以及曹睿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内容导航:- 魏明帝曹叡生了3个儿子,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
- 曹睿为什么传位曹芳 其亲生儿子全部夭折
- 魏明帝曹睿几个儿子?
- 曹睿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,而不是其他的亲生儿子?
- 曹叡的 儿子们 谁比较厉害?
- 曹睿为什么选择养子曹芳呢?
Q1:魏明帝曹叡生了3个儿子,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
景初三年(公元239年),年仅三十六岁的魏明帝曹叡病逝了,临终前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,传位给养子曹芳。曾经意气风发的曹叡就这样逝世了,不禁令人嘘嘘,那么他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呢?
曹叡的一生也是十分的坎坷,有时候还十分的凶险!生母为文昭甄皇后(即甄氏,又称甄宓)她曾经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,两人婚后分离两地。
建安九年(公元204年),曹操攻破袁绍的邺城,俘虏甄宓等若干人,之后甄宓被曹丕纳为己有,之后生下了曹叡和东乡公主。
曹叡小小年纪就长得十分俊俏,而且十分的聪明,非常得曹操的喜爱。曹操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出席各种重要场所,让他能够多学点东西,还曾经对别人说“其可以继承第三代家业了”。尽管曹叡非常得曹操的喜爱,但他的命运还是免不了坎坷。在生母失宠被赐死后,曹叡也被降为平原候,可以说是没娘疼、爹不爱的孩子!
曹丕一直在犹豫立谁为太子,立曹叡又担心他因为母亲甄宓的事情埋怨自己,京兆王曹礼能力又不够。纠结再三后还是觉得曹叡比较合适,于是把曹叡过继给了郭皇后,基本明确了他嫡长子的地位。黄初七年(226年),魏文帝曹丕临终前传位给曹叡,并让曹真、司马懿等辅佐他,曹叡的皇位得来也时十分的不容易。
黄初七年(226年)五月十七日,曹叡正式登基继位为帝,是为魏明帝。曹叡在位前期也是十分的有作为的,诸葛亮五次北伐都发生在他在位期间,还有其他的一些战事成果都十分显著,可以说他攘外安内,建树颇多。不过,曹叡在位后期开始大兴土木,大肆扩充后宫导致民不聊生,爱好玩乐也逐渐拖垮了他的身体。
曹叡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了,可是环顾左右自己只有2个养子可以选择了,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已经早逝了。公元226年,清河王曹冏早夭;公元229年,繁阳王曹穆早夭;公元232年,安平哀王曹殷早夭。
思虑再三,曹叡最终选了身体较为强壮的养子曹芳作为继承人, 并安排曹爽和司马懿辅佐他。皇位都没有办法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,曹叡估计也十分的无奈!
Q2:曹睿为什么传位曹芳 其亲生儿子全部夭折
公元239年,魏明帝曹叡驾崩,时年36岁,接掌皇位的却是一个没有曹氏血统的养子曹芳,中国古代那么多朝代,传位给养子即位的好像还真没有,为什么曹叡要传位给养子呢,他没有亲生儿子吗?
其实曹叡是有3个亲儿子,曹冏,曹穆,曹殷,但是遗憾的是,他的三个亲儿子分别在226年,229年,232年夭折了。
也就是说到239年魏明帝驾崩的时候,他已经没有亲儿子在身边了。最重要的是,到公元239年为止,曹叡的亲兄弟们,曹丕的其他儿子,全都已经死了。
此时的曹叡,既没有亲儿子来即位,也没有亲兄弟来即位,无奈之下,只能选择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曹芳来继承皇位了。
Q3:魏明帝曹睿几个儿子?
曹睿有亲子3位、养子2位: 曹冏,226年立为清河王,同年去世。曹穆,228年立为繁阳王,229年去世。曹殷,231年出生,232年去世。曹询,曹睿养子,231年出生,235年立为秦王,244年去世。曹芳,字兰卿,任城王曹楷之子。曹睿义子,232年生,235年立为齐王,后任皇帝。
Q4:曹睿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,而不是其他的亲生儿子?
曹睿是曹丕长子,三国魏国的第二位皇帝,一共有三个儿子,虽有奢淫过度缺点,却更有善为军计、明察断狱、容纳直谏的优点,算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。
曹芳是曹彰之孙,曹睿的两个养子之一,而曹彰是曹操次子、曹丕同母弟弟,因此曹芳是曹睿的亲侄子。我们都知道,曹芳是非常昏庸无能的一位君主,在他执政期间,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,轻松夺取了大权,曹氏宗室血流成河,魏国进入司马氏时代,可以说曹芳是曹魏的罪人。既然如此,为何曹睿会将皇位传给这位昏庸的侄子?
曹睿母亲是一位历史名人,名字叫甄宓 (fú ),美貌绝伦,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,袁绍失败之后被曹丕所纳,甚得宠爱,生下儿子曹叡。曹丕称帝之后,甄宓渐渐失宠,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,于是曹丕大怒之下赐死甄宓,但曹睿地位并未动摇。
226年,曹丕临终之前,立23岁的曹叡为太子,遗诏曹真、司马懿、陈群、曹休共同辅政。当年八月,孙权率军五万包围江夏文聘,形势非常凶危,朝廷商议发兵救援,但魏明帝曹睿却语出惊人,“权习水战,所以敢下船陆攻者,几掩不备也。今已与聘相持,夫攻守势倍,终不敢久也”,认为孙权只是趁文聘不备罢了,如今已经与文聘相持,孙权必然不能持久。果不其然,孙权进攻了二十余天都没有成果,撤军之后又遭到文聘突袭追杀,孙权大败而归,文聘因此增加食邑五百户。在军事上,曹睿还平定鲜卑,攻灭公孙渊,成功防御了诸葛亮、孙权多次北伐。从这一历史中可见曹睿的确非同一般,军事才华古今罕见。
除此之外,曹睿设置律博士制度,重视狱讼审理,与尚书陈群等人制《魏律》十八篇,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。可以说,魏明帝曹睿在军事、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。既然曹睿非常英明,为何还会传位昏庸的曹芳?
揭开答案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看曹芳昏庸事迹。
客观地说,曹芳面临的问题,曹睿要负一部分责任。曹睿临终之前,指定曹爽与司马懿辅政,其中曹爽是大将军,掌握曹魏军事大权。曹爽虽是曹真之子,但却没有继承曹真才华,几乎是要才华没才华,要谋略没谋略,跋扈专权装叉是一把好手。
曹爽原本谦虚谨慎,让曹睿误以为是国士,但成为辅政之后却任人唯亲,专权乱政,侵吞国家财产,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,而且起居自比皇帝,并在247年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,于是曹爽自此专权,司马懿隐忍不发。
作为皇帝的曹芳,喜好宠幸亲近的一群小人,常在后园游乐饮宴,典型的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。尚书何晏、谏议大夫孔乂等上书劝说曹芳,但曹芳一概不听,犹如一位富三代整天游手好闲。曹芳整天吹拉弹唱游乐饮宴,几乎不再过问政事,最终结局可想而知。
249年,曹芳曹爽去给曹睿扫墓时,司马懿趁机上奏郭太后,请求废除曹爽,本就对曹爽恨之入骨的郭太后立马同意,于是司马懿借助郭太后名义发动了高平陵之变。司马懿虽然掌握京城,但曹爽毕竟是大将军,掌管天下兵马,但曹爽却是一个怂人,竟然相信了司马懿,最终自投罗网,被夷灭三族。在这一过程中,曹芳犹如一位看客,坐观司马懿与曹爽争斗,几乎没有采取一丝夺权措施。高平陵之变后,司马氏掌握了曹魏大权,曹芳之前是曹爽傀儡,现在变成了是司马氏傀儡。
与曹爽相比,曹芳更怂,竟自甘堕落为傀儡皇帝,古今罕见。既然曹芳如此无能,既然曹睿有三个亲子,曹睿为何还要传位曹芳?
在治理国家上,曹睿非常合格,但在私生活上,曹睿却是奢淫过度。据《魏略》记载,魏明帝后宫甚众,嫔妃总量高达数万人。《三国志》记载曹芳为帝时期,魏明帝所留下的嫔妃中,仅才人还有至少六十四位。
不过,曹睿儿子非常少,只有三个:曹冏、曹穆、曹殷。但这三个儿子全部早夭,最小的儿子曹殷死于232年,因此曹睿29岁时面临一个皇位继承人的问题。后来,曹睿之所以奢淫过度,也与想要生下儿子有关。
太子代表国本,没有国本群臣没了效忠对象,预示未来国家不稳,于是曹睿就抱养了二个儿子:一为曹询,一为曹芳。关于这两人的身份,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,其中曹芳身份比较倾向于曹彰之孙,裴松之注释《三国志》时引用了《魏氏春秋》记载:“或云任城王楷子”,曹楷是曹彰唯一儿子,封地在山东任城。
239年,魏明帝曹叡病重,担心由此导致国家根基不稳,于是立曹芳为皇太子。当天,魏明帝病逝,享年36岁,随即曹芳即位,年仅八岁,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。
问题在于:曹睿一共有曹询、曹芳两个养子,其中曹询还比曹芳大了一岁,为何曹睿却传位曹芳?笔者认为,历史上曹询死时年仅13岁,说明身体可能不是太好,而曹睿仅仅享年36岁,或许临终深感继承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,于是选择了比较健康的曹芳。
曹睿自身虽然英明不凡,但在识人用人上却是臭棋篓子,选择了一条毒狼、二个蠢人,将大好江山活活葬送。如果选择曹芳是迫不得已,那么选择曹爽与司马懿辅政就是曹睿眼光问题了。
著名历史学家马植杰评价曹睿,“优缺点各占一半,其优点是善为军计、明察断狱、比较能客人直谏。曹叡在容受直言、不杀谏臣方面,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,这算是他的特色。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,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,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。”
Q5:曹叡的 儿子们 谁比较厉害?
不可否认,历史上曹操的子孙们都是杰出人才,且大多都非常有本事,在各自领域当数翘楚!但是,除了曹操有25位儿子以外,他的子孙们在开枝散叶、绵延子嗣方面却非常寡淡。不仅儿子曹丕早夭、孙子也是英年早逝,而且最恐怖的是到了孙子这辈的时候,曹操这支血脉就断了,因为曹睿只有三个亲生儿子,且接连早夭,是子缘浅薄,还是另有原因?
曹睿非常聪明,与其自小成长的家庭教育背景有很大关系。母亲是闻名天下的美女加才女,父亲曹丕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人物。而且曹操对他甚是喜爱,经常将他带在身边,耳濡目染,小小年纪便见过许多世面,对其登基后发展壮大曹魏政权有着很大的奠基意义。
曹睿继位之初,励精图治,政绩方面,面对吴国、蜀国的攻伐,少数民族的稳定,以及朝野手下诸如司马懿等有才有野心之辈的驾驭都是游刃有余。发展生产、安邦定国,使得曹魏强盛至鼎盛时期。
然而人无完人,曹睿也许比较年轻,经过最初的励精图治,看到卓有成效后,不免有些飘飘然了。在曹睿执政生涯的后期,开始大建宫殿、广选美女,其宫殿规模比之前的扩大了一倍,各种豪华装饰,美轮美奂,耗费了大量财富,给广大老百姓增加了巨大负担。
曹睿23岁登基,当了十几年皇帝,却只有3个亲生儿子。前两个儿子出生日期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,只有去世的日期。长子曹冏,226年立为清河王,颇受器重,却在同年去世;儿子曹穆,228年立为繁阳王,229年去世。一时间,曹睿备受打击,且不断的充盈后宫,也可能与其迫切的想要开枝散叶有关。
确实曹氏子嗣单薄,在231年,曹睿的第三个儿子曹殷出生,据说曹睿非常开心,还大赦天下,可见对这个孩子的看重程度。可是和前两个儿子一样,这个曹殷第二年就去世了。然后曹睿不得不收养了两个孩子,一个是曹询、一个是曹芳,也就是后来那个8岁登基的小皇帝。另外曹睿还有两个女儿,但是与儿子们命运一样,一个还未满月就早夭而亡,另一个虽然长大成家了,但是女儿和儿子们总是不一样的。
曹操66岁去世,一共生了25个儿子,3个养子,可考证的女儿有6个;而且孩子们有才之人辈出,绝对的虎父无犬子。
曹丕39岁去世,一共生了9个儿子,但是好多儿子们都早夭而亡。貌似从曹丕这脉开始,曹氏一族就开始子缘浅薄,而曹丕也是英年早逝。
Q6:曹睿为什么选择养子曹芳呢?
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,魏国最终被司马懿的后人司马炎所取代。就魏国的皇帝来说,曹叡可以说是居于转折地位的,在曹叡之前,司马懿还没有掌握曹魏的大权,但是,在曹叡之后,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大权,并最终取代了魏国。根据《三国志》等史料的记载,景初三年(239年),曹叡病逝于洛阳,时年三十六岁,庙号烈祖,谥号明帝。在曹叡去世后,其养子曹芳即位称帝。不过,嘉平六年(254年),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,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。那么,问题来了,曹叡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呢?
一
首先,对于魏明帝曹叡,之所以传位给养子曹芳,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基本上都夭折了。在《三国志》等正史中,记载曹叡有三子。其中,长子曹冏,出生时间不详。公元226年,曹冏被曹叡立为清河王,同年去世。考虑到曹叡在公元226年为22岁左右,所以,曹冏去世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8岁;就曹叡的次子曹穆来说,公元228年被立为繁阳王,一年后就去世了,其年龄应该也在10岁以内;而就曹叡的三子曹殷,史料记载他的的生卒年为(231年 - 232年),也即不到2岁就夭折了。
二
在第三子死后,曹叡也绝了再生子嗣的念头,于是就领养了两个儿子,一个是曹洵,一个是曹芳。由于子嗣凋零,迫不得已,曹叡只能从宗室中寻找继承人。值得注意的是,魏明帝曹叡并没有从曹丕的后人中寻找继承人,而是选择舍近求远,抛开自己的侄子,寻找宗室的旁支来继承自己的皇位。对此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曹叡这么做的原因,应该就是希望避免养子的父辈影响到皇权的继承。如果是亲近的曹魏宗室,因为本身地位就较高,很可能影响到养子即位后的皇权。而宗室旁支的话,则几乎不存在这一风险。
三
在选择养子上,魏明帝曹叡先后寻觅到了远支的侄子曹芳和曹询,曹叡从小将他们养在宫中,而且选择隐瞒他们的出生来历。就这两位养子的来历,曹询的亲生父母在史料中均没有记载。至于之后继承皇位的曹芳,祖父疑为任城王曹彰,父亲疑为任城王曹楷。其中,就曹芳的祖父曹彰,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、魏文帝曹丕之弟、陈王曹植之兄。公元235年,曹叡封曹芳为齐王,封曹询为秦王。不过,在这两位养子之间,曹叡最终选择曹芳来继承皇位。
四
最后,对于曹叡选择曹芳,而不是曹询的原因,应该和他们的身体状况存在一定的关系。就魏国来说,曹丕作为开国皇帝,本来会有一番作为,没想到在40岁就英年早逝。至于曹叡自己,也是三十六岁就病逝了。由此,在临终之际,曹叡选择了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曹芳。与此相对应的,在曹叡去世后的第五年,当时年仅13岁的秦王曹询就去世了,这也验证了曹询身体状况较差的观点。至于曹芳这位皇帝,于泰始十年(274年)病逝,终年四十三岁。不过,就曹芳来说,在位期间没有阻止司马懿独掌大权,更是被司马师废为齐王,成为三国时期魏国第一位被废的皇帝。
关于曹睿的儿子和曹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关于曹睿的儿子的详细内容...
今日天气详情" target="_blank">湿度46%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曹睿的儿子,以及曹睿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内容导航:- 魏明帝曹叡生了3个儿子,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
- 曹睿为什么传位曹芳 其亲生儿子全部夭折
- 魏明帝曹睿几个儿子?
- 曹睿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,而不是其他的亲生儿子?
- 曹叡的 儿子们 谁比较厉害?
- 曹睿为什么选择养子曹芳呢?
Q1:魏明帝曹叡生了3个儿子,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
景初三年(公元239年),年仅三十六岁的魏明帝曹叡病逝了,临终前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,传位给养子曹芳。曾经意气风发的曹叡就这样逝世了,不禁令人嘘嘘,那么他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呢?
曹叡的一生也是十分的坎坷,有时候还十分的凶险!生母为文昭甄皇后(即甄氏,又称甄宓)她曾经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,两人婚后分离两地。
建安九年(公元204年),曹操攻破袁绍的邺城,俘虏甄宓等若干人,之后甄宓被曹丕纳为己有,之后生下了曹叡和东乡公主。
曹叡小小年纪就长得十分俊俏,而且十分的聪明,非常得曹操的喜爱。曹操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出席各种重要场所,让他能够多学点东西,还曾经对别人说“其可以继承第三代家业了”。尽管曹叡非常得曹操的喜爱,但他的命运还是免不了坎坷。在生母失宠被赐死后,曹叡也被降为平原候,可以说是没娘疼、爹不爱的孩子!
曹丕一直在犹豫立谁为太子,立曹叡又担心他因为母亲甄宓的事情埋怨自己,京兆王曹礼能力又不够。纠结再三后还是觉得曹叡比较合适,于是把曹叡过继给了郭皇后,基本明确了他嫡长子的地位。黄初七年(226年),魏文帝曹丕临终前传位给曹叡,并让曹真、司马懿等辅佐他,曹叡的皇位得来也时十分的不容易。
黄初七年(226年)五月十七日,曹叡正式登基继位为帝,是为魏明帝。曹叡在位前期也是十分的有作为的,诸葛亮五次北伐都发生在他在位期间,还有其他的一些战事成果都十分显著,可以说他攘外安内,建树颇多。不过,曹叡在位后期开始大兴土木,大肆扩充后宫导致民不聊生,爱好玩乐也逐渐拖垮了他的身体。
曹叡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了,可是环顾左右自己只有2个养子可以选择了,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已经早逝了。公元226年,清河王曹冏早夭;公元229年,繁阳王曹穆早夭;公元232年,安平哀王曹殷早夭。
思虑再三,曹叡最终选了身体较为强壮的养子曹芳作为继承人, 并安排曹爽和司马懿辅佐他。皇位都没有办法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,曹叡估计也十分的无奈!
Q2:曹睿为什么传位曹芳 其亲生儿子全部夭折
公元239年,魏明帝曹叡驾崩,时年36岁,接掌皇位的却是一个没有曹氏血统的养子曹芳,中国古代那么多朝代,传位给养子即位的好像还真没有,为什么曹叡要传位给养子呢,他没有亲生儿子吗?
其实曹叡是有3个亲儿子,曹冏,曹穆,曹殷,但是遗憾的是,他的三个亲儿子分别在226年,229年,232年夭折了。
也就是说到239年魏明帝驾崩的时候,他已经没有亲儿子在身边了。最重要的是,到公元239年为止,曹叡的亲兄弟们,曹丕的其他儿子,全都已经死了。
此时的曹叡,既没有亲儿子来即位,也没有亲兄弟来即位,无奈之下,只能选择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曹芳来继承皇位了。
Q3:魏明帝曹睿几个儿子?
曹睿有亲子3位、养子2位: 曹冏,226年立为清河王,同年去世。曹穆,228年立为繁阳王,229年去世。曹殷,231年出生,232年去世。曹询,曹睿养子,231年出生,235年立为秦王,244年去世。曹芳,字兰卿,任城王曹楷之子。曹睿义子,232年生,235年立为齐王,后任皇帝。
Q4:曹睿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,而不是其他的亲生儿子?
曹睿是曹丕长子,三国魏国的第二位皇帝,一共有三个儿子,虽有奢淫过度缺点,却更有善为军计、明察断狱、容纳直谏的优点,算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。
曹芳是曹彰之孙,曹睿的两个养子之一,而曹彰是曹操次子、曹丕同母弟弟,因此曹芳是曹睿的亲侄子。我们都知道,曹芳是非常昏庸无能的一位君主,在他执政期间,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,轻松夺取了大权,曹氏宗室血流成河,魏国进入司马氏时代,可以说曹芳是曹魏的罪人。既然如此,为何曹睿会将皇位传给这位昏庸的侄子?
曹睿母亲是一位历史名人,名字叫甄宓 (fú ),美貌绝伦,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,袁绍失败之后被曹丕所纳,甚得宠爱,生下儿子曹叡。曹丕称帝之后,甄宓渐渐失宠,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,于是曹丕大怒之下赐死甄宓,但曹睿地位并未动摇。
226年,曹丕临终之前,立23岁的曹叡为太子,遗诏曹真、司马懿、陈群、曹休共同辅政。当年八月,孙权率军五万包围江夏文聘,形势非常凶危,朝廷商议发兵救援,但魏明帝曹睿却语出惊人,“权习水战,所以敢下船陆攻者,几掩不备也。今已与聘相持,夫攻守势倍,终不敢久也”,认为孙权只是趁文聘不备罢了,如今已经与文聘相持,孙权必然不能持久。果不其然,孙权进攻了二十余天都没有成果,撤军之后又遭到文聘突袭追杀,孙权大败而归,文聘因此增加食邑五百户。在军事上,曹睿还平定鲜卑,攻灭公孙渊,成功防御了诸葛亮、孙权多次北伐。从这一历史中可见曹睿的确非同一般,军事才华古今罕见。
除此之外,曹睿设置律博士制度,重视狱讼审理,与尚书陈群等人制《魏律》十八篇,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。可以说,魏明帝曹睿在军事、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。既然曹睿非常英明,为何还会传位昏庸的曹芳?
揭开答案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看曹芳昏庸事迹。
客观地说,曹芳面临的问题,曹睿要负一部分责任。曹睿临终之前,指定曹爽与司马懿辅政,其中曹爽是大将军,掌握曹魏军事大权。曹爽虽是曹真之子,但却没有继承曹真才华,几乎是要才华没才华,要谋略没谋略,跋扈专权装叉是一把好手。
曹爽原本谦虚谨慎,让曹睿误以为是国士,但成为辅政之后却任人唯亲,专权乱政,侵吞国家财产,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,而且起居自比皇帝,并在247年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,于是曹爽自此专权,司马懿隐忍不发。
作为皇帝的曹芳,喜好宠幸亲近的一群小人,常在后园游乐饮宴,典型的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。尚书何晏、谏议大夫孔乂等上书劝说曹芳,但曹芳一概不听,犹如一位富三代整天游手好闲。曹芳整天吹拉弹唱游乐饮宴,几乎不再过问政事,最终结局可想而知。
249年,曹芳曹爽去给曹睿扫墓时,司马懿趁机上奏郭太后,请求废除曹爽,本就对曹爽恨之入骨的郭太后立马同意,于是司马懿借助郭太后名义发动了高平陵之变。司马懿虽然掌握京城,但曹爽毕竟是大将军,掌管天下兵马,但曹爽却是一个怂人,竟然相信了司马懿,最终自投罗网,被夷灭三族。在这一过程中,曹芳犹如一位看客,坐观司马懿与曹爽争斗,几乎没有采取一丝夺权措施。高平陵之变后,司马氏掌握了曹魏大权,曹芳之前是曹爽傀儡,现在变成了是司马氏傀儡。
与曹爽相比,曹芳更怂,竟自甘堕落为傀儡皇帝,古今罕见。既然曹芳如此无能,既然曹睿有三个亲子,曹睿为何还要传位曹芳?
在治理国家上,曹睿非常合格,但在私生活上,曹睿却是奢淫过度。据《魏略》记载,魏明帝后宫甚众,嫔妃总量高达数万人。《三国志》记载曹芳为帝时期,魏明帝所留下的嫔妃中,仅才人还有至少六十四位。
不过,曹睿儿子非常少,只有三个:曹冏、曹穆、曹殷。但这三个儿子全部早夭,最小的儿子曹殷死于232年,因此曹睿29岁时面临一个皇位继承人的问题。后来,曹睿之所以奢淫过度,也与想要生下儿子有关。
太子代表国本,没有国本群臣没了效忠对象,预示未来国家不稳,于是曹睿就抱养了二个儿子:一为曹询,一为曹芳。关于这两人的身份,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,其中曹芳身份比较倾向于曹彰之孙,裴松之注释《三国志》时引用了《魏氏春秋》记载:“或云任城王楷子”,曹楷是曹彰唯一儿子,封地在山东任城。
239年,魏明帝曹叡病重,担心由此导致国家根基不稳,于是立曹芳为皇太子。当天,魏明帝病逝,享年36岁,随即曹芳即位,年仅八岁,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。
问题在于:曹睿一共有曹询、曹芳两个养子,其中曹询还比曹芳大了一岁,为何曹睿却传位曹芳?笔者认为,历史上曹询死时年仅13岁,说明身体可能不是太好,而曹睿仅仅享年36岁,或许临终深感继承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,于是选择了比较健康的曹芳。
曹睿自身虽然英明不凡,但在识人用人上却是臭棋篓子,选择了一条毒狼、二个蠢人,将大好江山活活葬送。如果选择曹芳是迫不得已,那么选择曹爽与司马懿辅政就是曹睿眼光问题了。
著名历史学家马植杰评价曹睿,“优缺点各占一半,其优点是善为军计、明察断狱、比较能客人直谏。曹叡在容受直言、不杀谏臣方面,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,这算是他的特色。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,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,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。”
Q5:曹叡的 儿子们 谁比较厉害?
不可否认,历史上曹操的子孙们都是杰出人才,且大多都非常有本事,在各自领域当数翘楚!但是,除了曹操有25位儿子以外,他的子孙们在开枝散叶、绵延子嗣方面却非常寡淡。不仅儿子曹丕早夭、孙子也是英年早逝,而且最恐怖的是到了孙子这辈的时候,曹操这支血脉就断了,因为曹睿只有三个亲生儿子,且接连早夭,是子缘浅薄,还是另有原因?
曹睿非常聪明,与其自小成长的家庭教育背景有很大关系。母亲是闻名天下的美女加才女,父亲曹丕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人物。而且曹操对他甚是喜爱,经常将他带在身边,耳濡目染,小小年纪便见过许多世面,对其登基后发展壮大曹魏政权有着很大的奠基意义。
曹睿继位之初,励精图治,政绩方面,面对吴国、蜀国的攻伐,少数民族的稳定,以及朝野手下诸如司马懿等有才有野心之辈的驾驭都是游刃有余。发展生产、安邦定国,使得曹魏强盛至鼎盛时期。
然而人无完人,曹睿也许比较年轻,经过最初的励精图治,看到卓有成效后,不免有些飘飘然了。在曹睿执政生涯的后期,开始大建宫殿、广选美女,其宫殿规模比之前的扩大了一倍,各种豪华装饰,美轮美奂,耗费了大量财富,给广大老百姓增加了巨大负担。
曹睿23岁登基,当了十几年皇帝,却只有3个亲生儿子。前两个儿子出生日期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,只有去世的日期。长子曹冏,226年立为清河王,颇受器重,却在同年去世;儿子曹穆,228年立为繁阳王,229年去世。一时间,曹睿备受打击,且不断的充盈后宫,也可能与其迫切的想要开枝散叶有关。
确实曹氏子嗣单薄,在231年,曹睿的第三个儿子曹殷出生,据说曹睿非常开心,还大赦天下,可见对这个孩子的看重程度。可是和前两个儿子一样,这个曹殷第二年就去世了。然后曹睿不得不收养了两个孩子,一个是曹询、一个是曹芳,也就是后来那个8岁登基的小皇帝。另外曹睿还有两个女儿,但是与儿子们命运一样,一个还未满月就早夭而亡,另一个虽然长大成家了,但是女儿和儿子们总是不一样的。
曹操66岁去世,一共生了25个儿子,3个养子,可考证的女儿有6个;而且孩子们有才之人辈出,绝对的虎父无犬子。
曹丕39岁去世,一共生了9个儿子,但是好多儿子们都早夭而亡。貌似从曹丕这脉开始,曹氏一族就开始子缘浅薄,而曹丕也是英年早逝。
Q6:曹睿为什么选择养子曹芳呢?
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,魏国最终被司马懿的后人司马炎所取代。就魏国的皇帝来说,曹叡可以说是居于转折地位的,在曹叡之前,司马懿还没有掌握曹魏的大权,但是,在曹叡之后,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大权,并最终取代了魏国。根据《三国志》等史料的记载,景初三年(239年),曹叡病逝于洛阳,时年三十六岁,庙号烈祖,谥号明帝。在曹叡去世后,其养子曹芳即位称帝。不过,嘉平六年(254年),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,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。那么,问题来了,曹叡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呢?
一
首先,对于魏明帝曹叡,之所以传位给养子曹芳,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基本上都夭折了。在《三国志》等正史中,记载曹叡有三子。其中,长子曹冏,出生时间不详。公元226年,曹冏被曹叡立为清河王,同年去世。考虑到曹叡在公元226年为22岁左右,所以,曹冏去世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8岁;就曹叡的次子曹穆来说,公元228年被立为繁阳王,一年后就去世了,其年龄应该也在10岁以内;而就曹叡的三子曹殷,史料记载他的的生卒年为(231年 - 232年),也即不到2岁就夭折了。
二
在第三子死后,曹叡也绝了再生子嗣的念头,于是就领养了两个儿子,一个是曹洵,一个是曹芳。由于子嗣凋零,迫不得已,曹叡只能从宗室中寻找继承人。值得注意的是,魏明帝曹叡并没有从曹丕的后人中寻找继承人,而是选择舍近求远,抛开自己的侄子,寻找宗室的旁支来继承自己的皇位。对此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曹叡这么做的原因,应该就是希望避免养子的父辈影响到皇权的继承。如果是亲近的曹魏宗室,因为本身地位就较高,很可能影响到养子即位后的皇权。而宗室旁支的话,则几乎不存在这一风险。
三
在选择养子上,魏明帝曹叡先后寻觅到了远支的侄子曹芳和曹询,曹叡从小将他们养在宫中,而且选择隐瞒他们的出生来历。就这两位养子的来历,曹询的亲生父母在史料中均没有记载。至于之后继承皇位的曹芳,祖父疑为任城王曹彰,父亲疑为任城王曹楷。其中,就曹芳的祖父曹彰,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、魏文帝曹丕之弟、陈王曹植之兄。公元235年,曹叡封曹芳为齐王,封曹询为秦王。不过,在这两位养子之间,曹叡最终选择曹芳来继承皇位。
四
最后,对于曹叡选择曹芳,而不是曹询的原因,应该和他们的身体状况存在一定的关系。就魏国来说,曹丕作为开国皇帝,本来会有一番作为,没想到在40岁就英年早逝。至于曹叡自己,也是三十六岁就病逝了。由此,在临终之际,曹叡选择了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曹芳。与此相对应的,在曹叡去世后的第五年,当时年仅13岁的秦王曹询就去世了,这也验证了曹询身体状况较差的观点。至于曹芳这位皇帝,于泰始十年(274年)病逝,终年四十三岁。不过,就曹芳来说,在位期间没有阻止司马懿独掌大权,更是被司马师废为齐王,成为三国时期魏国第一位被废的皇帝。
关于曹睿的儿子和曹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关于曹睿的儿子的详细内容...
今日天气详情" target="_blank">紫外线很弱